全幅機裝上DX鏡 / Nikon AF-S DX Nikkor 35mm F1.8G 上全幅機暗角測試 / FF FX


 Nikon AF-S DX Nikkor 35mm F1.8G

常常看到網路上有人說這顆便宜的DX G鏡可上全幅機,再一些情況下暗角的程度是可以接受甚至不會有暗角,那到底是在哪一些情況下是可以接受、哪一些情況下不會有暗角呢?


vs
Nikon AF 35mm F1.8D
(比較圖、非本文測試鏡頭)

跟同焦段又差不多價錢的AF 35mm D鏡比,這顆G鏡的中央畫質比較好,邊緣畫質較差,我想是跟他是DX鏡有關系吧,畢竟他本來原廠設定就是用在APS-C的機身上的,邊緣本是用不到的。不過畫質好壞有時也是看個人,如果喜歡拍大光圈散景那這稞G鏡是不錯的選擇。
這邊只做上全幅的暗角測試,畫質部份就不再多說明了。



這顆G鏡沒有對焦尺,也沒有光圈設定環,全用機身設定,老鏡的用戶可能會用的不習慣,但他可用的光圈大小不只有標準光圈值的設定,可微調的光圈進光量依相機曝光控制的EV等級設定1/3等級,則會共有23種組合(F/1.8 2 2.2 2.5 2.8 3.2 3.5 4 4.5 5 5.6 6.3 7.1 8 9 10 11 13 14 16 18 20 22),但我這還是只挑出標準光圈值,再用最大光圈F/1.8來取代F/2 (F/1.8 2 2.8 4 5.6 8 11 16 22) 來做測試。

影像暗角的有對焦距離光圈,所以ISO定為100上腳架,快門則是依測光來改變,來看看對焦距離與光圈的交叉測試比對吧。(感覺我前面廢話好多,還是看圖別囉嗦了~!)

最近對焦距離為30cm,我就分別測試30cm、60cm、100cm、200cm,而150cm與200cm測試沒有差異,也差不多就是暗角最大的範圍。


做完測試後可以發現,影響暗角最大的要素是對焦距離,再來並不是光圈而是曝光時間,曝光時間越長,則會讓進光量增加而補到暗角的光,使暗角變少,而網路上說的光圈,我認為沒有影響暗角,而是因為光圈影響的景深讓暗角散掉了。

依此鏡測試來看,光圈調整縮到f5.6~f11,再把ISO降低藉以加長曝光時間,會得到較好的效果,剛好f5.6~f11與iso100都是得到最好畫值的設定。

上面的測試圖看到的暗角很大,因為是拍白牆為了完全顯示出暗角,實際拍照加上被攝物的景來看感覺暗角影響並不會這麼大。

試拍圖